跨域之由Request Method:OPTIONS初窥CORS

跨域资源共享CORS

跨域资源共享——CORS

一篇文章搞明白CORS跨域

不就是跨域么?慌个XX - 掘金

面试问到数据交互的时候,经常会问跨域如何处理。大部分人都会回答JSONP,然后面试官紧接着就会问:“JSONP缺点是什么啊?”这个时候坑就来了,如果面试者说它支持GET方式,然后面试官就会追问,那如果POST方式发送请求怎么办?基础扎实一些的面试者会说,使用CORS跨域,不扎实的可能就摇摇头了。

这还没结束,如果公司比较正规或者很在乎技术功底,你面试的又是重要岗位,HR还想砍你的工资,就会再补一刀,CORS跨域有什么问题呢?这时候能回答上来的就没几个了,就算是你答出来兼容性不好,需要IE10+浏览器,对方依然有话说,那兼容性怎么处理呢?应试者就没话了,要么被Pass掉,即便留下来,谈工资的时候就没底气了。

CORS跨域实在是面试官pass一个人的利器。

为什么会这样呢?

  • 1.遇到CORS请求的情况不多,开发者使用这个场景的很少,大部分都JSONP搞定了。

  • 2.开发者自身技能不扎实,偷懒心态,平常没有意识和意愿去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。

  • 3.相关的学习资料少、纯前端小白搭建可测试的环境难度大。

面对这条拦路虎,我们今天就彻底解决掉它,让它不再是我们的软肋,而是彰显我们技术实力的亮点。

首先,什么是CORS?

CORS是一个W3C标准,全称是”跨域资源共享”(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)。
它允许浏览器向跨源服务器,发出XMLHttpRequest请求,从而克服了AJAX只能同源使用的限制。

优缺点

优点:

  • 1.支持POST以及所有HTTP请求
  • 2.安全性相对JSOP更高
  • 3.前端要做的事儿比较少

缺点:

  • 1.不兼容老版本浏览器,如IE9及其以下
  • 2.需要服务端支持
  • 3.使用起来稍微复杂了些

怎么用?

前端部分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<!DOCTYPE html>
<html lang="en">
<head>
<meta charset="UTF-8">
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device-width, initial-scale=1.0">
<meta http-equiv="X-UA-Compatible" content="ie=edge">
<title>CORS跨域请求</title>
<script>
function createCORSRequest(method, url) {
var xhr = new XMLHttpRequest();
if ("withCredentials" in xhr) {
xhr.open(method, url, true);
} else if (typeof XDomainRequest != "undefined") {
xhr = new XDomainRequest();
xhr.open(method, url);
} else {
xhr = null;
}
return xhr;
}

window.onload = function () {
var oBtn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btn1');
oBtn.onclick = function () {
var xhr = createCORSRequest("get", "http://wpdic.com/cors.php");
if (xhr) {
xhr.onload = function () {
var json = JSON.parse(xhr.responseText);
alert(json.a);
};
xhr.onerror = function () {
alert('请求失败.');
};
xhr.send();
}
};
};
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input type="button" value="获取数据" id="btn1">
</body>
</html>

注意点:

1.上面代码兼容IE8,因为用了XDomainRequest

2.其它代码你就当成XMLHttpRequset用,别考虑什么2.0不2.0的

3.如果你想post数据,可以往 xhr.send()里面搞

4.这里不建议大家研究”simple methdod”之类的知识,代码弄懂了会用就行,遇到问题了再查也不晚

后台部分:

<?php
header('content-type:application:json;charset=utf8');
header('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*');
header('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:GET,POST');
header('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: true');
header('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:x-requested-with,content-type');
$str = '{"a":1,"b":2,"c":3,"d":4,"e":5}'; 
echo $str;
?>

注意点:

1.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表示允许任何域名跨域访问,如果需要指定某域名才允许跨域访问,只需把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改为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允许的域名,实际工作也要这么做2.Access-Control-Allow-Methods:GET,POST 规定允许的方法,建议控制严格些,不要随意放开DELETE之类的权限

2.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

该字段可选。它的值是一个布尔值,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。默认情况下,Cookie不包括在CORS请求之中。设为true,即表示服务器明确许可,Cookie可以包含在请求中,一起发给服务器。这个值也只能设为true,如果服务器不要浏览器发送Cookie,删除该字段即可。

最后,面试常考问题:

CORS和JSONP的应用场景区别?

CORS要求浏览器(>IE10)和服务器的同时支持,是跨域的根本解决方法,由浏览器自动完成。优点在于功能更加强大支持各种HTTP Method,缺点是兼容性不如JSONP。


刚接触前端的时候,以为HTTP的Request Method只有GET与POST两种,后来才了解到,原来还有HEAD、PUT、DELETE、OPTIONS……

目前的工作中,HEAD、PUT、DELETE我是真的没有见过……但是OPTIONS几乎天天都会遇到。本地环境跑公司项目的时候,每次POST之前,为啥浏览器还偷偷给我来一次没有返回的OPTIONS请求?

原来,浏览器在某些请求中,在正式通信前会增加一次HTTP查询请求,称为”预检”请求(preflight)。OPTIONS方法是用于请求获得由Request-URI标识的资源在请求/响应的通信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功能选项。通过这个方法,客户端可以在采取具体资源请求之前,决定对该资源采取何种必要措施,或者了解服务器的性能。该请求方法的响应不能缓存。浏览器先询问服务器,当前网页所在的域名是否在服务器的许可名单之中,以及可以使用哪些HTTP动词和头信息字段。只有得到肯定答复,浏览器才会发出正式的XMLHttpRequest请求,否则就报错。

如果这个OPTIONS请求包含一个正文(有Content-Length或Transfer-Encoding存在),则必须有Content-Type来指定媒体类型。虽然规范里没有定义这种正文的用法,但是HTTP将来的扩展可能会用它来查询服务器上更详细的信息。不支持该扩展的服务器可以忽略该请求正文。

如果该URI是一个星号(“”),OPTIONS请求将试图应用于服务器,而不是某个指定资源。由于服务器的通信选项通常依赖于资源,所以此“”请求只能作为“ping”或者“no-op”方法;或者用来测试服务器的性能。例如,用来测试HTTP/1.1代理。

如果该URI不是星号,则只能用来获取该资源通信中可用的选项。

得到的200响应应该包含一个头域,指明服务器实现的和适用于该资源的可选特征(如:Allow),可能还包括该规范尚未定义的扩展。如果有响应正文,则应包含关于通信选项的信息。本规范没有定义该正文格式,但可能在HTTO将来的扩展中定义。可以利用内容协商来选择合适的响应格式。如果没有响应正文,响应必须包含Content-Length,并且值为“0”。

请求头的Max-Forwards用来请求特定代理。当代理收到一个允许URI转发的OPTIONS请求,则检查Max-Forwards。如果Max-Forwards值为0,则不能转发该消息;相反,代理会将自己的通信选项去响应。如果Max-Forwards是正整数,代理转发请求的时候会将该值减1。如果请求中没有Max-Forwards,转发的请求也不会有。

简而言之

OPTIONS请求方法的主要用途有两个:

1、获取服务器支持的HTTP请求方法;也是黑客经常使用的方法。

2、用来检查服务器的性能。例如:AJAX进行跨域请求时的预检,需要向另外一个域名的资源发送一个HTTP OPTIONS请求头,用以判断实际发送的请求是否安全。

如上两张图片,图2就是本地环境,本地环境请求接口的时候,每次请求接口之前都会多一次OPTIONS请求。

CORS

CORS是一个W3C标准,全称是”跨域资源共享”(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)。

它允许浏览器向跨源服务器,发出XMLHttpRequest请求,从而克服了AJAX只能同源使用的限制。

CORS需要浏览器和服务器同时支持。目前,所有浏览器都支持该功能,IE浏览器不能低于IE10。
整个CORS通信过程,都是浏览器自动完成,不需要用户参与。对于开发者来说,CORS通信与同源的AJAX通信没有差别,代码完全一样。浏览器一旦发现AJAX请求跨源,就会自动添加一些附加的头信息,有时还会多出一次附加的请求,但用户不会有感觉。
因此,实现CORS通信的关键是服务器。只要服务器实现了CORS接口,就可以跨源通信。

两种请求

浏览器将CORS请求分为两类:简单请求(simple request)和非简单请求(not-so-simple request)。

同时满足以下条件,就是简单请求:

(1) 请求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之一:

  • HEAD
  • GET
  • POST

(2)HTTP的头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:

  • Accept
  • Accept-Language
  • Content-Language
  • Last-Event-ID
  • Content-Type:只限于三个值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、multipart/form-data、text/plain

简单请求

对于简单请求,浏览器直接发出CORS请求。具体来说,就是在头信息之中,增加一个Origin字段。

Origin字段用来说明,本次请求来自哪个源(协议 + 域名 + 端口)。服务器根据这个值,决定是否同意这次请求。

如果Origin指定的源,不在许可范围内,服务器会返回一个正常的HTTP回应。浏览器发现,这个回应的头信息没有包含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字段(详见下文),就知道出错了,从而抛出一个错误,被XMLHttpRequest的onerror回调函数捕获。注意,这种错误无法通过状态码识别,因为HTTP回应的状态码有可能是200。

如果Origin指定的域名在许可范围内,服务器返回的响应,会多出几个头信息字段。都以Access-Control- 开头:

(1)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

该字段是必须的。它的值要么是请求时Origin字段的值,要么是一个*,表示接受任意域名的请求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要发送Cookie,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就不能设为星号,必须指定明确的、与请求网页一致的域名。同时,Cookie依然遵循同源政策,只有用服务器域名设置的Cookie才会上传,其他域名的Cookie并不会上传,且(跨源)原网页代码中的document.cookie也无法读取服务器域名下的Cookie。

(2)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

该字段可选。它的值是一个布尔值,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。默认情况下,Cookie不包括在CORS请求之中。设为true,即表示服务器明确许可,Cookie可以包含在请求中,一起发给服务器。这个值也只能设为true,如果服务器不要浏览器发送Cookie,删除该字段即可。

(3)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

该字段可选。CORS请求时,XMLHttpRequest对象的getResponseHeader()方法只能拿到6个基本字段:Cache-Control、Content-Language、Content-Type、Expires、Last-Modified、Pragma。如果想拿到其他字段,就必须在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里面指定。

非简单请求

非简单请求是那种对服务器有特殊要求的请求,比如请求方法是PUT或DELETE,或者Content-Type字段的类型是application/json。

我工作中写的所有页面拉的接口都是非简单请求。

非简单请求的CORS请求,会在正式通信之前,增加一次HTTP查询请求,称为”预检”请求(preflight)。

浏览器先询问服务器,当前网页所在的域名是否在服务器的许可名单之中,以及可以使用哪些HTTP动词和头信息字段。只有得到肯定答复,浏览器才会发出正式的XMLHttpRequest请求,否则就报错。

在页面域名与接口域名不一致的情况下,就出现了每次请求前先发送一个options请求的问题。

OPTIONS请求头信息中,除了Origin字段,还至少会多两个特殊字段:

(1)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

该字段是必须的,用来列出浏览器的CORS请求会用到哪些HTTP方法。

(2)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

该字段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字符串,指定浏览器CORS请求会额外发送的头信息字段。


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字段,现在的我还用不到也不懂,将会慢慢深入了解。

服务器收到预检请求后,检查了Origin、Access-Control-Request-Method和Access-Control-Request-Headers字段以后,确认允许跨源请求,就可以做出回应。

上面的HTTP回应中,关键的是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字段,表示http://lizard.qa.nt.ctripcorp.com可以请求数据。该字段也可以设为星号,表示同意任意跨源请求。

如果浏览器否定了”预检”请求,会返回一个正常的HTTP回应,但是没有任何CORS相关的头信息字段。这时,浏览器就会认定,服务器不同意预检请求,因此触发一个错误,被XMLHttpRequest对象的onerror回调函数捕获。控制台会打印出如下的报错信息。

XMLHttpRequest cannot load http://lizard.qa.nt.ctripcorp.com
Origin http://lizard.qa.nt.ctripcorp.com is not allowed by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.

其他字段中Access-Control-Max-Age 用来指定本次预检请求的有效期,单位为秒。该字段可选。

与JSONP的对比

CORS与JSONP的使用目的相同,但是比JSONP更强大。

JSONP只支持GET请求,JSONP的优势在于支持老旧浏览器。